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自动化学院博士生党支部赴816核工程遗址开展“传承爱国奋斗精神,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主题党日活动

  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弘扬奋斗精神,传承党的光荣传统,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5月13日,自动化学院博士生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816地下核工程开展“传承爱国奋斗精神,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主题党日活动。自动化学院博士生第二党支部书记门秀红主持活动,博士生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本次主题党日活动。

  816地下核工程1966年由中央军委、周恩来总理批准建设,该工程打山洞用时8年,安装设备用时9年,总投资7.46亿元人民币。先后投入6万多建设大军,工程轴向叠加全长20余公里,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洞内冬暖夏凉,四季恒温。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主洞室高达79.6米,拱顶跨高31.2米,洞内有大型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建筑布局宛如迷宫,在当时那个年代无疑是一个工程奇迹。

  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洞室、隧道、主厂房、反应大厅、反应大锅、中央控制室等工程遗迹,厂房高大的穹顶、反应大锅上密密麻麻的圆形插孔、仪器室里整整齐齐的精密仪器让人震撼,证明着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六万余人的工程兵、民工和技术人员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

  参观结束后,在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开展了研讨活动。大家纷纷发言,讨论热烈。支部党员黄成鸿谈到,816地下核工程是为和平而生,又为和平而止的绝密工程。错综复杂的线路,随处可见的标语,从核发电厂房到一比一复刻的A2923原子弹,从反应堆锅底到当年最先进的仪器仪表室,一步一步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徐徐前行。多少人常年在里面不见阳光,与世隔绝,冒着核辐射的风险仍然为祖国事业默默奋斗,816不仅是一个项目名字,更是一种民族精神。我们要致敬先烈,努力奋斗,争做祖国需要的人!

  张皓琨表示,通过本次实地研学,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的前辈和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们的不易。他们牺牲自己,奉献国家,将满腔热血倾注在这816核工程的地下建设中。816核工程巨大的地下场地,是老一辈工程兵们用人力的方式,历尽千辛万苦,一点点挖出来的。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坚定信念、克服困难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新时代的党员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环境,我们要珍惜他们创造的条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积极投身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

  费迎军谈到,走进816地下核工厂,映入我眼中画面是如此的震撼,地下核工厂里面有无数个洞体,洞中有楼,楼中有洞,洞洞相连。如此宏大的地下军事工程,体现了当时中国人民的齐心协力、艰苦卓绝、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共和国风雨的历程中,有许多科技工作者在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毅然决然的奔赴到大山、大漠深处。正是因为有了那几代人忘我的奉献和牺牲,才有了我们这代人的幸福生活。先辈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生献子孙“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这一代青年,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心怀鸿鹄志,身担天下责。

  支部书记门秀红总结发言,她强调,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的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牢记新时代青年职责使命,艰苦奋斗,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